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如何处理
1、投资性房地产指的是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及出售,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和已出租的建筑物。后续计量,通常采用成本模式,只有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才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2、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账务处理 企业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应按其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贷记“开发产品”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同时结转跌价准备。
3、存货跌价准备,贷:开发产品。如果是公允价值模式下则是:借: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量,累计折旧(摊销),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借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开发产品,贷差: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企业将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下...
1、【答案解析】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将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作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下列关于长期待摊费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2、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量,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换当13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人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
3、企业将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成本模式下存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时需要考虑残值吗?
1、如果成本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在出售的时候,把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其他业务成本即可,不用考虑净残值。只有在算折旧额的时候才要考虑净残值。假设某投资性房地产原值为120万,使用年限为10年,净产值为20万,5年后出售,卖价为80万,不考虑营业税等相关税费。
2、企业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该项存货在转换日的账面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科目,原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开发产品”等科目。
3、在成本计量模式下,无论是从非投资性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还是从投资性房地产转向非投资性房地产,其结转方法都是相应的科目对应结转即可。
4、成本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当月增加,当月不计提折旧;当月减少,当月计提折旧。年折旧额=(投资性房地产原值-净残值)/使用年限。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5、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均不发生变化的意思就是原折旧年限不变和残值不变。投资性房地产的年折旧额可以用= (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预计使用年限)也可以用 (固定资产原值/使用寿命)。 二者的年折旧额是一样的。对于固定资产是一样的。
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会计分...
因为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不提折旧,不提减值,就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第一类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自用房地产或者存货转为以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就相当于把原资产卖掉,再按公允价值购入了投资性房地产。
亿好一点。第二笔分录是结转成本,那个4。3亿就是该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余额,其实后面还有一笔分录,即 借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0。2亿 贷 其他业务成本 0。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主要账务处理。(一)企业外购、自行建造等取得的投资性房地产,按应计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的金额,借记本科目(成本),贷记“银行存款”、“在建工程”等科目。